联力LIAN LI Edge Gold 1000W电源评测
评价总结Conclusion 规格外观Spec&exterior 拆解Teardown 跑分Tests
本段是ATX3.0电源出现之后本站评测文章开头的固定提醒,现阶段市面上的PC电源已经迭代到ATX3.1标准,对于近期没有关注电源情况的网友有必要了解一下关于ATX 3电源的来龙去脉以及新增的相关测试项目,能帮助读者理清配置的电源需求,合理选择电源。更多的相关内容推荐阅读本站的科普文章『史诗级更新,FCPOWERUP标准1.7新增ATX3.0项目』。
说起联力,许多玩家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那些设计大胆、灯光炫目的“海景房”机箱,例如 O11 系列;或者是曾与 ATI 联名推出、极具分量感的铝制机箱——PC-P80R;或者是在玩家群体中广受赞誉的K58等型号。联力机箱的丰富程度足够让每一个玩家都拥有一个喜欢的型号。
相比之下,联力在电源领域的布局则显得克制许多。根据官网信息,截止2025年4月份,仅有三个系列在列:
SP 系列:主打小型化的 SFX 规格,型号包括 SP750 和 SP850;
EDGE 刃界系列:采用独特的 “L 型” 外壳,分为两个子系列:
EDGE 刃界(白金牌):覆盖 850W / 1000W / 1300W 三种规格,黑白双色可选,于 2024 年 7 月发布;
EDGE Gold 刃界(金牌):在 2025 年 1 月推出,瓦数扩展至 750W / 850W / 1000W / 1300W,同样提供黑白配色;
联力目前还有一个RS 系列尚未正式上市,官网也未列出,我们只能从之前联力发布的视频里略窥端倪,特点为两面出线设计,疑似主攻走线灵活性与模块化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EDGE 系列电源在结构和功能设计上都带有强烈的“联力式”风格。例如 EDGE Platinum ,第一次看到时头上冒出问号的独特的 “L 型” 外壳,正面接口一侧集成的 1 转 4 的 9-Pin USB 接口,显然是为了自家海景房机箱生态量身定做;而 EDGE Gold 则进一步将 USB Hub 独立为外接磁吸模块,支持 1 转 6 的 PWM 风扇扩展,并首次引入磁吸式风扇网罩,提升了可维护性与扩展自由度。
一开始我不能理解为何电源的外形是 “L 型” 外壳,DC出线和USB出线部分多少会有干涉,延伸部分也会让电源的长度变得更长,降低电源的兼容性,最后是造型和美观问题,这部分属于主观的审美问题。下图为联力官方配图,O11 EVO XL搭配EDGE 刃界电源的理线演示。
直到我自己装了一台O11 Vision Compact 机箱的主机之后,我能理解联力是在优先照顾自家的机箱玩家。在O11系列机箱或者鬼斧L216机箱中,转弯之后直面用户的接线板确实会对狭小空间的安装带来便利——插座更为直观,插头发力方向垂直于机箱受力面,安装会更到位、可靠。
我们本文测试的联力的Edge Gold PSU 1000W(官方写法),属于刃界EDGE系列中的金牌高瓦数型号,下文简称联力EG1000G。可以看到电源机身主体部分的长度约135mm,插线板部分延伸出来约47mm,如果联力想让它回到正常电源形态的话,这个电源完全可以做到150mm的长度,算不上长。但联力应该就是想让安装变得更为顺畅,所以有了这样一个造型。当然我们也希望后续联力能带来一些标准化造型的型号,比如可以期待一下RS系列,普通用户的选择面会更广。
本次我们测试的电源购自京东,869元到手,送一套螺丝刀、一张大桌垫和理线带,电源本体的价格已经差不多接近0.8元/W,使用了大量的国产器件使得它的成本不至于很昂贵,国产器件的使用在近几年已经成为了主流,尤其是国内半导体厂家生产的功率晶体管在性能和价格上都极具优势。
基本的性能测试结果如下图,性能方面整体均衡,没有明显缺点,反而是80Plus金牌认证的电源,在我这边跑出来白金效率,有点出乎意料,对于更详细的评价可以看后续的拆解、性能测试和分析:
评价及参考值 / Rating & Reference value | 联力 LIANLI Edge Gold 1000W |
---|---|
1. 输出功率 Output Power | A |
1-1. 额定输出功率 | 1000W |
1-2. 峰值输出功率 Peak Power | 1445.15W / 144.52% ,参考范围:120%~160% ATX 3.1 200%超载功率,PASS |
1-3. 显卡兼容性 FCP GPU Compatibility |
✓,支持ATX 3.0/3.1,FCPG 2025 up to 5090,支持至2025年Q2所有单卡 |
2. 电压稳定性 Voltage Stability |
A+ |
2-1. 静态电压稳定性 Static Voltage Stability |
12V: 0.16%,5V: 0.53%,3.3V: 0.40% 参考范围:≤10%,越接近0%越好 |
2-2. 动态电压稳定性 Dynamic Voltage Stability |
平均电压恢复时间~1.62ms,电压过冲平均288mV 参考范围:电压恢复时间500μs~3ms,电压过冲≤±600mV,越小越好 |
3. 转换效率 Efficiency | A,FCP 90Plus Platinum白金牌 |
3-1. 30W~100W平均 30W~100W Avg. |
84.35% 参考范围:80~90%,越高越好 |
3-2. 100W~满载平均 100W~Full Load Avg. |
92.56% 参考范围:90~95%,越高越好 |
4. 纹波 Ripples @Full-load | A+,12V<30mV,5V<15mV,3.3V<15mV 参考范围:12V<120mV,5V/3.3V<50mV,越小越好 |
5. 时序 Timing | S- |
5-1. 开机时序 Rise Time | ✓ PASS,符合Intel ATX3.1 spec |
5-2. 掉电保持时间 Hold-up Time | 12V、5V大于20ms,PG大于16ms@Full-load |
6. 保护功能 Protection | ✓ PASS:OPP/OCP/SCP/NLP/SIP |
7. 发热噪音 Cooling & Noise | 48.9dBA@Full Load,10cm,1340RPM,支持Fanless轻载风扇停转 |
8. 外观及附件 Packaging & Exterior | 全模组,机身长18.2cm,尼龙扎带,原生12VHPWR模组线,理线梳 |
9. 做工用料 Build Quality | 内部做工整洁,国产功率器件,德系主电容 |
10. 价格 Price | MSRP:899 CNY |
11. 质保 Warranty | 10年质保,USB Hub部分质保2年 |
优点:
– 10年质保;
– 做工不错;
– 纹波抑制优秀;
– 保护功能齐全;
– 电压稳定性表现优秀;
– 符合ATX3.1时序要求;
– 配备1.0mm² AC线材;
– 1000W@40℃输出能力;
– 价格相对实惠,约0.8元/W;
– 配备USB及风扇Hub,Hub支持离机磁吸;
– FCP ATXv3 RTX5090显卡兼容性测试OK;
– 原生ATX 3.1电源,具备200%峰值输出能力;
– 实测FCP 90Plus Platinum白金牌效率,转换效率表现出色;
– 工作相对安静,温控支持风扇停转模式,磁性风扇网支持拆卸;
– 配线丰富,全套压纹线材,线梳已经预装在24Pin和12V-2×6线材;
不足:
– 当电源处于500W左右,即风扇启停点时会出现风扇转速起伏不稳定的情况;
– USB Hub只做了5V OCP没有12V OCP;
注意:
– USB&风扇Hub部分质保2年;
– 接线面板的安装朝向可能无法适配所有机箱;